電話:021-68160507
傳真:021-68160512
基地: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國信南路9號
電話:0513-84185999
傳真:0513-86911887
郵箱:qhhb@gantiaomian.cn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關于深入推進綠色認證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意見的通知,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省綠色認證制度更加完備,標準體系、認證體系、監管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區域合作互認體系基本完善,綠色認證覆蓋面逐步拓展,各類綠色產業組織(企業)的質量管理能力明顯增強,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消費需求,市場份額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
關于深入推進綠色認證促進綠色低碳
循環發展意見的通知
(蘇政辦發〔2022〕21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新聞出版局、省機關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省郵政管理局、南京海關《關于深入推進綠色認證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3月1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深入推進綠色認證促進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意見
省市場監管局 省發展改革委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省科技廳 省民政廳 省財政廳 省生態環境廳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省交通運輸廳 省農業農村廳 省商務廳 省文化和旅游廳 省衛生健康委
省新聞出版局 省機關管理局 省知識產權局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
省郵政管理局 南京海關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和《省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22﹞8號)精神,加快建立統一的綠色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充分發揮綠色認證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作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把質量認證作為推進全省綠色產業發展和產業綠色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構建統一管理、共同實施、權威公信、通用互認的綠色認證體系,推進統一的綠色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建設,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全面提升綠色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我省綠色認證制度更加完備,標準體系、認證體系、監管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區域合作互認體系基本完善,綠色認證覆蓋面逐步拓展,各類綠色產業組織(企業)的質量管理能力明顯增強,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消費需求,市場份額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二、重點任務
(三)推進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認證。充分發揮認證作用,推進石化、建材、紡織等重點行業綠色化轉型升級改造。強化能耗、水耗、環保等標準約束,實施一批綠色制造認證項目,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針對不同行業和企業,開展行業特色認證、分級認證,促進產業提質升級。積極發揮質量認證在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中的作用,構建本質安全、綠色高端的先進化工體系。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加強再制造產品認證與推廣應用,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完善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制度,實施綠色建筑統一標識制度,鼓勵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和政府投資工程優先采用綠色建材產品,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按照國家相關部門部署有序推進印刷、包裝等行業的綠色產品認證。
(四)開展綠色新興產業產品認證。實施綠色低碳循環新興產業培育工程,不斷壯大節能環保、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能源汽車、航空等綠色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制定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開發并推廣實施一批自愿性認證。面向機器人、物聯網、智能家居等具有產業優勢的特色產品,以聯盟認證等形式建立高端品質認證體系,通過“江蘇精品”認證模式引領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高標準高品質做強“江蘇制造”品牌。聚焦100家規模優勢明顯、具備產業鏈整合能力的龍頭企業,1000家專業基礎好、創新意識強、發展潛力大的高成長型企業,培育一批綠色認證領跑者企業。
(五)加快綠色農業認證。加強有機產品認證和管理,鼓勵發展綠色有機種植和生態健康養殖,加快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高質量建設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完善食品農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開展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鼓勵和推動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認證。支持創建“長三角綠色認證先行區”,推動地方政府和生產企業運用認證工具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培育一批高端農產品和農業認證品牌。到2025年,全省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力爭突破2000張,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 75%以上。
(六)提高綠色服務業認證水平。在醫療、教育、養老、旅游、電商、共享租賃等生活性服務業及污染治理、耕地、水源保護、金融、信息、工業設計、知識產權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開展綠色服務行業相關標準研制,推進標準化建設,加強綠色服務業認證,建立科學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以點上集中突破帶動面上形成更大發展效應。到2025年,全省各類服務認證有效證書達10000張。
(七)壯大綠色低碳產業認證。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綠色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鼓勵和推動企業開展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促進企業切實履行環保社會責任,減少環境責任事故,降低環境污染風險。鼓勵并支持工業、交通、電力、建筑、公共機構等領域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將現有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等產品整合為環保綠色產品,實現一類產品、一個標準、一個清單、一個標識整合目標,推動生產企業綠色產品認證。鼓勵各地集中整合重點節能環保企業,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環保產業認證示范區。到2025年,全省各類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達50000張,節能節水低碳產品認證有效證書達7000張,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達1500張。
(八)推進綠色物流認證。圍繞實現倉儲、運輸、包裝、配送物流供應鏈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組織開展相關地方標準制修訂,鼓勵相關社會團體和行業龍頭企業在港口和機場服務、示范物流園區、城鄉配送、冷鏈物流、郵政快遞等領域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技術要求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增加綠色物流標準市場供給,完善綠色物流標準體系。積極開展綠色包裝環保產品、新型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認證工作。
(九)提升綠色交通認證水平。將質量認證貫穿于交通建設、運營和維護過程,助力打造綠色公路、綠色鐵路、綠色航道、綠色港口、綠色空港。在公路、鐵路、水運、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建設工程,積極推行多種類型的綠色認證模式,完善并推廣適合交通建設工程行業特點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健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強化交通工程建設全過程質量監管。針對公路、港口和航道的材料、設備、工藝等,結合清潔能源、新能源使用占比,在交通建設領域開展綠色施工認證、綜合環保監管。
(十)健全綠色產品標準體系和認證制度。支持省內企事業單位主導或參與相關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完善綠色發展地方標準,鼓勵綠色制造企業制定實施企業標準,加強標準化服務能力建設。實施統一的綠色產品分類和評價標準清單、認證目錄,完善綠色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和使用管理辦法。建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健全能源消費碳排放標識制度,推動重點外貿產品和耗能產品開展碳足跡認證,完善產品碳足跡數據核算和追溯體系。培育一批專業綠色認證機構,引導認證機構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技術能力、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十一)支持企業開展綠色認證。引導企業開展綠色產品和服務認證,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認證企業參與國家級或省級綠色工廠創建和“江蘇精品”認證。鼓勵省優秀工業新產品(新技術)、名特優農產品、裝備制造業首臺(套)產品參與綠色產品認證。對獲得綠色認證的企業,直接納入“江蘇省放心消費創建示范單位”。實行綠色產品領跑者計劃,鼓勵企業開展綠色設計、綠色改造、綠色采購,支持企業生產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有機等綠色產品。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綠色產品生產企業集聚區,創建一批綠色認證示范區。
(十二)完善綠色認證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綠色認證的監督和評估機制,嚴厲打擊虛標綠色產品行為,嚴格落實生產者對產品質量的主體責任和認證機構對認證結果的主體責任。強化認證機構信用監管,充分利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經依法認定為嚴重失信的主體,按照規定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十三)推進區域(國際)合作。緊抓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戰略機遇,加強與兄弟省市協同協作,建立區域綠色認證聯盟,推行“一次認證,多張證書”認證合作,推進認證結果互認互通和采信推廣,推動綠色認證國際互認,便捷產品貿易。
三、保障措施
(十四)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完善綠色認證配套措施,確保主要任務落地見效。省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督促指導,強化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推綠色認證工作的合力。省市場監管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統籌協調,推動重點工作落實,及時總結推廣綠色認證的好經驗好做法。
(十五)強化政策支持。為綠色產品認證企業精準提供綠色融資方案,積極推進綠色產品標準融入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推廣綠色保險模式,推動綠色支付項目建設。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力度,引導國有企事業單位逐步執行綠色采購制度。加強對民營企業和居民采購綠色產品的引導,鼓勵有條件市縣采取補貼、積分獎勵等方式促進社會綠色消費,逐步形成綠色消費的激勵鏈條。建立綠色消費與個人信用的有機結合,為有良好綠色消費記錄的居民提供更多優惠政策。
(十六)深化宣傳引導。開展全民綠色教育,加大綠色認證宣傳力度,加強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相關政策解讀和宣傳,推廣綠色認證優秀案例,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引導綠色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健康文明的綠色文化風尚。
乾瀚環保整理編輯,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