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21-68160507
傳真:021-68160512
基地: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國信南路9號
電話:0513-84185999
傳真:0513-86911887
郵箱:qhhb@gantiaomian.cn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10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1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萬億元。
“環保裝備制造業作為政策導向型行業,其發展壯大與國家環保政策支持的密切相關。”參與《指導意見》起草的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亦寧表示,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重點更突出,方向更明確,為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環保裝備制造業春天已經到來。”
環保政策法規釋放紅利
環保裝備制造業是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環保裝備制造業規模迅速擴大,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指導意見》提出,環保裝備制造業2016年實現產值6200億元,比2011年翻一番;到2020年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
“政策支持保證了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王亦寧表示,《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等政策的相繼出臺,為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法規環境。
王亦寧進一步表示,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大氣十條”“土十條”“水十條”等法規的相繼出臺,環保執法力度日趨嚴格、環保治理標準收緊,環保設備市場需求日益旺盛,促使環保裝備制造業迅猛發展,目前環保裝備制造業企業數量達7500家,產品品種超過1萬種,“十二五”時期制造業年平均增速近20%。同時,嚴格的行業標準,促使我國環保裝備企業技術進步的步伐加快,尤其是大氣裝備技術包括除塵、脫硫脫硝等技術領跑全球。
“環境問題、環境風險不斷累積,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因此,國家環境的治理思路轉變與治理要求不斷提高,變總量控制為總量與質量雙重控制。”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易斌也表示,比如,我國提高了大氣排放標準,增加VOC等新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需要進行脫硫脫硝等相關環保設備改造和技術升級,這就推動了環保制造業發展。“環保制造業是環保產業的基石。”
在政策法規紅利的釋放下,我國環保制造業迎來快速增長。記者從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獲悉,今年1-9月,我國環保裝備產量達1979476臺套,同比增長16.5%,其中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583221臺套,同比增長6.84%;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1396255臺套,同比增長21%;大氣污染防治設備355136臺套,同比增長2.8%;水質污染防治設備181938臺套,同比增長12.9%;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39001臺套,同比增長19.56%;噪音與振動設備967臺套。
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提出了重點發展大氣污染防治裝備、水污染防治裝備、土壤污染修復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等九大領域。王亦寧表示,今年1-9月環保裝備制造業主要經濟經濟數據同比增長10%左右,其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302億元。在《指導意見》引導、技術的引領以及社會資本的參與下,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將達到7000億元。
諸多問題待解
雖然環保制造業萬億級市場即將開啟,但目前環保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不強,產品低端同質化競爭嚴重,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與當前綠色發展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
“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在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方面仍存在薄弱環節,如儀器儀表及其傳感器、算法和基礎材料、藥劑等,長期依賴進口。比如,外企以10%的市場占有率或許能拿走我們80%以上的利潤。”王亦寧表示,我國環保裝備技術創新機制不健全,產學研用有機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進展遲緩。“由于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過于受政策導向影響,技術更新一直處于被動局面,技術儲備能力不足,創新始終存在較長的空窗期。”
同時,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規模較小,產業集中度偏低。王亦寧表示,目前我國環保裝備產業中,80%以上為中小型民營企業,基本上沒有具有核心競爭力、系統集成和工程總承包能力的龍頭企業,未能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不健全,市場準入機制不完善,重復引進、無序競爭、低價競爭等情況依然存在。”易斌表示,導致我國環保裝備低價同質化競爭嚴重,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制造業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市場有限并逐漸縮小;另一方面,受政策導向影響,大量社會資本和非環保企業無序涌入,換句話說,國家說要發展這個,那么非環保企業和社會資本就會大量涌入。”
更為重要的是,環保裝備制造業利潤低,是抑制該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王亦寧表示,環保裝備制造業不是單純的追逐經濟效益的行業,更多的是肩負著社會責任,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僅為6.5%左右。同時,近年來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迅速,但得到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國家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國家財政對環保裝備制造業的固定投資不足2%。
解決“兩大不適應”助力行業發展
針對環保裝備制造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王亦寧認為,需要解決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水平與國民經濟未來支柱性產業要求不適應,以及環保裝備制造業關鍵技術裝備水平與重大環境治理需求不適應“兩大不適應”的突出問題,在技術創新、產業集聚發展等方面突破,從而推動其健康發展。“突破制約環保裝備發展的基礎材料、藥劑以及基礎加工工藝等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王亦寧表示,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實現精準研發,攻克一批污染治理關鍵核心技術裝備以及材料藥劑。
王亦寧進一步表示,環保裝備制造業還要進行融合創新。“過去,我們更多的說是技術原始創新,要打破國外壟斷,這固然重要;而融合創新就是將生物、人工智能、機器人、互聯網等其他行業技術,嫁接到環保裝備制造業上,推動其技術進步。”
易斌也表示,環保裝備企業應發展技術含量高的先進環保技術裝備,避免產品同質化、低價競爭。同時,與環境服務、環境工程相結合,不斷延伸產業鏈條,解決行業利潤率低的問題。
“雖然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格局很難短時間內改變,但需要通過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等方式,打造多個環保裝備企業龍頭,示范引導環保裝備制造業的集聚發展。”王亦寧表示,下一步,將發布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引導向優勢企業集中,“目前已經發布了大氣治理的規范條件企業名單,有21家企業大氣規范條件企業。”《指導意見》也提出,按照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細分領域,制定分領域的規范條件,發布符合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延伸閱讀:
全文|工信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附解讀)
原標題:萬億級市場將啟 環保裝備制造業春天已至
廢氣處理專家-廢氣處理設備-工業廢氣治理領航者-上海乾瀚環保歡迎您!
乾瀚環保整理編輯,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